保护耕地 农业农村部成立一个新机构

Connor 元宇宙app下载 2025-10-13 1 0

据“微观三农”消息,10月10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成立大会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出席并讲话。

保护耕地 农业农村部成立一个新机构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的成立,意在保护耕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需求和资源禀赋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加之面临的外部环境趋于复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工作,要求“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

近年来,无论是清理整治大棚房、违建别墅,还是整治乱占耕地建房和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背后都有同一个主题——“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了2800万亩。

保耕地,要保数量,更要提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是一个重要抓手。

高标准农田是“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风能挡”的农田。作为“耕地中的精华”,高标准农田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高标准农田的“高”,体现在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等方面。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使用了“高标准农田”的概念,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推行过多轮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为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多年稳产丰收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部长通道”上,韩俊说,今年再建8000万亩左右高标准农田,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工程质量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命线。

近些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有个别地方存在问题,一些地方存在“数字造田”、违规施肥、乱修田间道等乱象。此外,高标准农田在建成后,管护仍需加强。长期以来,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散管理、投入不足,导致“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突出。一些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发挥效能时间不长,有的建设质量不过关,有的因灾害等被损毁,还有的被占用,有的没及时整修等。

2024年,农业农村部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一年多来,行动取得积极进展,但存量问题还未见底,增量问题还有发生,监管任务艰巨。7月,农业农村部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要求要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动真碰硬解决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