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51岁丁克立遗嘱!“不请朋友或亲戚做监护人,不要考验人性”

Connor 元宇宙app下载 2025-10-25 2 0

近日,51岁丁克金先生来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华遗嘱库上海静安分库项目订立遗嘱。

展开全文

谈到为什么要现在就立遗嘱,金先生表示,希望在自己头脑还清楚的时候就把财产安排好。

因为自己和太太没有子女,金先生打算把财产全部留给妻子,如果未来年纪大后,出现失能失智的情况,目前考虑交由信托机构承担监护工作,“如果我请朋友或者亲戚做我的监护人,那就要考验人性了,而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不如相信牢靠的制度”。

金先生和太太说,以后养老靠机器人。

过去4年上海有超3万人订遗嘱

3月21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4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首次披露了空巢、孤寡老人立遗嘱的数据。随着老龄化加速与家庭结构变迁,空巢、孤寡老人群体通过遗嘱规划财产的需求显著上升,很多老人选择将财产留给非法定继承人。

白皮书显示,上海作为全国遗嘱规划活跃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累计遗嘱咨询量已经突破10万人次,呈现出“订立量高、离异群体占比高、特殊需求集中度高”的鲜明特征。数据显示,2021至2024年上海共有33483人订立遗嘱,占全国总量的20.09%,相当于每五份遗嘱中就有一份来自上海。

空巢、孤寡老人方面,2024年上海空巢老人遗嘱登记量3213份,占全国13.27%;孤寡老人遗嘱登记量461份,占比19.67%,两类群体超九成集中于中心城区。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提出的遗产管理人制度,人们在立遗嘱时开始指定遗嘱管理人,并且遗嘱规划呈现从“家庭自治”向“专业托管”转型趋势。

截至2024年底,中华遗嘱库保管的遗嘱中有28057份指定了遗产管理人,占比高达61.47%。其中,指定亲友为遗产管理人的仍为主流,占比为84.29%;但指定他人或机构为遗产管理人的比例较2023年度增长了2.91%,占比达到了15.71%。数据表明,立遗嘱人在财产传承中既依赖传统人际关系信任,也逐步接纳专业化分工。

来源 | 新闻晨报 陆靖珺综合021视频、澎湃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