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爱为“鲸鱼”调频
寻找并记录你我身边的TA
TA的视频
CELL45
益周人物第四十五期
故事享读
事享读
— 这座城最美的TA —
▲邵胜强
7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武汉市青山区印象城购物中心二楼的“52赫滋”烘焙店,可能是工作日叠加暴雨天气的原因,购物中心比较冷清。
展开全文
走进这家店,蓝色系的装修风格令人感到清凉。落地书柜摆满着书籍,即使不消费,也可以进来看书纳凉。另一端的立柱上挂满了公益活动的照片。这里是6名听障人士工作的场所,更是听障人群温暖心灵的“港湾”。
1989年,科学家在一片海域发现了一只世界上最孤单的鲸鱼。由它的歌唱频率高达52赫兹,而正常的鲸鱼只有15-25赫兹,这意味着它无法和同类对话。
1989年出生的邵胜强便以“52赫兹”这一概念,开了这家烘焙店。
“我们店的孩子就跟这条鲸鱼一样,我们“52赫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希望去为他们跟社会建立一个桥梁。”
益周人物 / 第45期
文 / 长江日报长江公益记者 唐婧妮
1.
虽然目前店里只有6名听障人士员工,但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求职者联系邵胜强。有时,他们会直接到店里来。有次一位母亲带着聋哑的孩子刚一进店门,就连忙跪下,希望给孩子找个工作。“老实说我受不了这样的场景,他们太需要工作了。”
一年前的一天,邵胜强回到店里,发现负责面试的几位同事眼睛红红的。“他们当时都哭了,说这个女生真的太可怜了,一定要留下她。”
原来,小萱(化名)从小在福利院长大,她不仅是一名听障人士,更是一位单亲妈妈,孩子才1岁多。小萱在店里学会了许多烘焙技能和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她很感谢遇到了这样好的老板,表示对生活越来越有希望。
“我曾经是一个孤儿,但现在我有了工作、有了朋友、有了同事。我不在孤单。因为,我有了‘家人’。”
店里还有一位员工小东(化名),还在聋校上学时就和邵胜强认识。“这几年我几乎是看着他长大的。”在这里工作,两班倒,相对轻松,而且体面,他们还常常带自己的听障人士朋友们来店里玩,很享受这样的环境。
2014年,邵胜强观看了武汉第一聋哑学校观看汇报演出,他被孩子们的表演深深震撼。演出结束后,他问孩子们你们有什么愿望,有两个愿望他一直记到现在——想考上大学,想有份工作。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邵胜强也是在摸索中探求。他利用自身人脉,介绍听障人士到工厂工作,对方甚至专门开了一条听障人士生产线,开出了当时几乎和本科应届毕业生持平的工资。结果,不到一个月,听障人士竟然都辞职了。“他们觉得累,觉得不体面。”此外,邵胜强也在探求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2.
首先要消除社会大众对听障人士的刻板印象。
邵胜强给记者看了他和一位求职者的聊天记录。
“虽然她会打字,看是你看看,能看得懂不?”
果真,虽然都是中文,但这名听障人士打出来的词组和语序和我们平时说话的逻辑完全不同。很容易产生误解,只能花更多时间交流。
“这就是听障人士就业的最大问题,即便对方会打字、能写字,但交流之后,往往发现是在各说各话,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有时客人来订做蛋糕,从尺寸、材料、装饰,沟通的内容太多太多了。”
为了让他们和客人更好地沟通,准备了手写板,也有一些固定提示板。
收银系统本身就有语音转化成文字的功能。
“大多数顾客不会注意到我们店员的特殊性,我们也不会营造这是一家‘爱心店’,一定要消费这样的‘道德绑架’”。
商业就是要讲究效率,降低成本。但邵胜强的店,看似违背了这个基本原则。
花费超过10倍的时间,对听障人士进行培训。
排班时,要保证一名正常人和一名听障人士一起。
这家店从2019年年底开业以来,一直没有赚钱。
为了保住这家店,邵胜强甚至关闭了自己手中的其他盈利性好的业务。
3.
“你看我们的logo,可以看出几层意思?”
蓝色、鲸鱼、微笑、爱心、89、嘴巴、耳朵……邵胜强如数家珍。
“这是我找业界著名设计师设计的,我给他讲了我的想法,他把自己关在房里三天,给了我这个作品,也没收费,他说,用自己的方式支持你,支持听障孩子们。”
邵胜强总能链接最优秀的资源,去帮助残疾群体。
烘焙店现在的甜品技师在希尔顿酒店工作多年,在电视上看到关于邵胜强的报道后,主动上门咨询。在得知每月工资和酒店相比少了1万元的情况下,邵胜强一句“来吧,跟我一起去温暖这个世界”,将他招致麾下。
作为今年“出彩青春”的十强项目,他们将为12名听障人士进行烘焙技能培训。
作为武汉市非公经济年轻一代联谊会会长,从2014年开始,他多次组织为聋校慰问捐赠。
比起“富二代”,邵胜强更喜欢别人说他是“创一代”,但实际上他最喜欢被称做“公益人”。
邵胜强毫不避讳家境的殷实。但倔强的性格下,是他对自己所选择道路的坚持。经历了生死,学会了感恩,他更加坚定了公益理想。
“自己赚多少钱、有多好的物质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你可以帮助多少人。同时,我身边的小伙伴也非常支持。他们说,如果你把‘52赫滋’关掉了,这些孩子的生活就没有着落。他们也给了我更多的动力,把这个事情做下去。”
“52赫滋”的愿景是希望5年可以开到100家,解决1000个听力障碍孩子的就业问题,让1万个孩子有烘焙技能,最终是希望有1亿人可以走进“52赫滋”。
“让我们把桥梁的作用发挥得更好,让更多人可以看到这些孩子。”
扫码联系我们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本益周人物主笔|唐婧妮
图片&视频 |唐婧妮 受访者提供
人物海报&编辑 马慧洁 | 海报设计 张音遥
出品|长江公益
评论